10萬人大會之后,在全國人民翹首期盼之下,推出了12萬億的救市計劃。很多人看到12萬億,樂觀者覺得經濟復蘇有望,悲觀者覺得這對我們沒有絲毫用處。我們不急著評價,先看看這到底是個什么計劃。
本次推出的“12萬億救市計劃”,都主要包括了哪些內容?
第一,全年退稅總額高達2.64萬億。
第二,國家融資擔保資金1萬億,帶來企業5萬億資金融資。
第三,鐵路建設債券3000億。
第四,專項債規模3.65萬億,8月份要用完,可能還會提前下達2023年的專項債規模2萬億左右,預計總投資5.6萬億。
第五,900億商用貨車貸款。
第六,4000億小微貸款。
第七,3500億航空專項貸款和債券。
以上規模全部加在一起,一共可以釋放出12萬億左右的天量資金來推動整個中國的投資拉動。
看了詳細的規劃后,不管大家怎么想,反正我想不通,為何簡單的事情在我們這兒非要繞來繞去,搞得這么復雜了,經濟蕭條的源頭就是老百姓沒錢消費,那么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直接給老百姓發錢,14億公民每人一萬元,剛好14萬億,讓每個人都能落到實惠,限年底前花完,這不就刺激消費了嗎?哈哈,這只是作為一個平頭老百姓的憑空幻想。
客觀評價,這是國家為了穩經濟、穩就業的托底計劃。疫情大環境下的全球經濟蕭條,加之烏克蘭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,導致全球供應鏈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,大量的企業倒閉,大量人員失業,國內經濟呈現短期快速的“蕭條殺”,這種速度如果延續下去,對國家對民眾都是不可承受之重。可以說12萬億的托底計劃,不可拖,拖下去,趨勢一旦惡化,系統性金融風險就很難守住。我們現階段要做的,是穩住經濟大盤,然后在接下來的兩三年,逐個拆彈,實現經濟的軟著陸。
去年的打壓資本無序擴張,打壓房地產,打壓教育培訓、互聯網經濟,在你們眼里,像是自己沒病卻亂開藥。但其實不然,如果再放縱資本玩下去,必然虛脫,一線房地產必然會被玩崩,互聯網經濟泡沫也必然會被自己玩爆。高位落地,調控有序落地,總比直線落地體面,對經濟傷害最小。深圳的居民杠桿率已經70%多,不打壓資本無序擴張,房地產的高潮會洗劫深圳等一二線所有的中產階層,到時國家只會更難收場。
很多中介一看到12萬億,立馬就嗨了,覺得國家肯定是出手救房地產市場了,我只能說你肯定是在自嗨。房地產泡沫破滅的趨勢是不可挽回的,也是大勢所趨,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。從救市的詳細計劃里不難看出,國家不是直接向市場投放12萬億的貨幣,而是通過專項貸款、債券、退稅的方式來縮減中小微企業的負擔。可以說國家是有意引導資本從泡沫經濟流向實體經濟。
那這12萬億對我們普通民眾來說有什么影響?
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通貨膨脹,物價飛漲,生活成本增加。你想啊,憑空增加12萬億,又沒有直接落入老百姓的口袋里,而是劃撥給了企業和銀行。老百姓的收入沒有增加,據統計自2020年疫情前到如今,大多數人的收入都沒有增長,而物價卻翻了翻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92號汽油這兩天直接就漲到了9塊,前幾年最低時不到6塊...當然,國家出手自然有經濟大局方面的考量,這次救市計劃的核心是保住經濟主體。確實,只有保住了各種企業,不管民營的、國營的、外資的,不管大企業,小企業,個體戶,養殖戶等等,才能保證就業,老百姓都有工作了,才能保住民生。我們要面對的是通脹的洗劫,但通脹好過大蕭條,這是共識,大蕭條會徹底打破現有經濟、工業秩序,要想重建,需要花好幾年甚至十年的代價,但大通脹,可以后期通過貨幣政策有節制的收縮,把短期的風險,花2-3年逐步分解。所以未來這幾年,不只是我們不好過,人家國外也不好過,我們只能咬緊牙關,扛過這段艱難的時期。